B2B電子發票交換:運作方式、逾期案例與「e首發票」稽核提示功能的重要性
隨著企業數位化的推進,電子發票交換已成為B2B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電子發票交換,企業能夠實現無紙化作業,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然而,若未妥善管理交換流程,仍可能發生逾期確認的情況,進而影響交易的順利進行。為了解決這一痛點,「e首發票」特別新增了稽核提示功能,幫助企業主動檢核未確認的發票,避免逾期問題。本文將介紹電子發票交換的運作方式,分享一個逾期案例,並深入探討「e首發票」稽核提示功能的價值。
什麼是電子發票交換?
電子發票交換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直接將發票資訊傳送給買方營業人的機制,實現發票無紙化。這與傳統的「存證制」不同,交換制的發票交付義務由平台負責,買方營業人可直接接收發票資訊,無需紙本交付。
電子發票交換的運作方式
- 開立發票:賣方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上開立發票。
- 網路傳輸:發票資訊不列印紙本,而是直接透過網際網路傳輸給買方營業人。
- 接收確認:買方收到發票資訊後,需在平台或加值中心進行確認。
- 流程完成:確認訊息回傳至財政部,整筆交易的交換流程才算完成。
企業執行方式
- Turnkey傳輸軟體:企業可透過財政部提供的Turnkey軟體進行發票的傳輸與接收。
- 委託加值中心:企業也可委託電子發票加值中心協助處理發票的上傳、交換及接收確認事宜。
案例分享:逾期確認的影響
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9月10日作廢了一張交換發票,然而客戶端直到10月1日才完成確認。由於客戶未注意到作廢發票的時效性,導致以10月1日的日期送出9月10日的作廢發票,最終造成逾期。
這類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企業在發票開立、作廢或折讓後,通常依賴自動確認功能,較少主動檢查確認狀態。若買方未及時確認,可能導致交易流程延誤,甚至影響雙方的稅務申報。
「e首發票」稽核提示功能:解決逾期確認的關鍵
為了避免類似逾期案例的發生,「e首發票」特別新增了稽核提示功能,幫助企業主動檢核未確認的發票,確保交易流程順利完成。
功能亮點
- 未確認天數檢核:系統會自動檢查發票的確認狀態,當發票未確認天數超過5天時,觸發稽核機制。
- 主動提醒通知:系統將自動發送Email提醒相關人員,確保問題能及時處理,避免因逾期確認而影響交易。
- 即時監控:企業可透過「e首發票」平台即時查看發票的處理進度,快速掌握交易狀態。
功能價值
- 降低逾期風險:透過主動提醒,企業能及時處理未確認的發票,避免因逾期而影響稅務申報。
- 提升交易效率:稽核提示功能讓企業能更有效率地管理發票交換流程,減少人為疏漏。
- 增強客戶滿意度:即時通知機制確保交易順暢,提升買賣雙方的合作體驗。
電子發票交換的未來趨勢
隨著台灣逐步推動電子發票的全面應用,交換制將成為企業間開立發票的主流方式。「e首發票」的稽核提示功能,正是為了協助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更順利地應用電子發票,實現無紙化作業的同時,降低交易風險。
如果您的企業尚未導入電子發票交換,現在正是最佳時機!歡迎營業人諮詢「e首發票」的相關服務,讓您的業務流程更上一層樓。
了解更多:「e首發票加值中心介紹」